怎样防止离婚时一方转移财产?


在离婚过程中,防止一方转移财产是保障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一些法律层面可以采取的措施。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些可能存在的财产转移行为。比如,一方可能会私自隐藏、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这些行为在法律上都是不被允许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那么,具体该如何防止财产转移呢?一方面,要留意财产状况。平时对家庭的财产情况,包括银行存款、房产、车辆、股权等要有清晰的了解。保存好相关的财产凭证,如房产证、车辆行驶证、银行存单等。比如,可以定期查看银行账户的流水,了解资金的进出情况。如果发现有异常的大额资金转移,要及时询问原因并保留证据。 另一方面,申请财产保全也是一个有效的手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也就是说,如果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的迹象,可以向法院申请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保全,防止财产被转移。 此外,还可以通过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来明确财产归属。双方可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对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范围、归属等进行约定。这样在离婚时,就可以按照协议来分割财产,减少财产转移的可能性。总之,在面对离婚时,要增强法律意识,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