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企业债权,公司解散时又该如何处理债权债务?


企业债权保护以及公司解散时债权债务的处理,在法律上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详细说说。 首先,来说说如何保护企业债权。企业债权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把东西给别人用或者把钱借给别人,别人欠企业的钱或者东西,企业有权利让对方还。保护企业债权,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交易前要做好调查。在和对方合作之前,要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经营情况等。可以通过查看对方的营业执照、财务报表,或者向其他和对方有过交易的企业打听。比如,一家企业想和另一家企业签订供货合同,就可以先去查询对方有没有过违约记录等。这就好比交朋友,要先了解对方的人品,再决定是否深入交往。 二是签订规范的合同。合同是保护债权的重要依据,合同里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交易的内容、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时间、违约责任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所以,合同一定要严谨、规范,避免出现模糊不清的条款。比如,合同中写明对方要在交货后30天内付款,如果逾期要支付一定比例的违约金。 三是及时主张权利。如果对方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企业要及时采取措施。比如通过发函、打电话等方式催款,并且要保留好相关的证据。如果对方一直不还钱,企业可以在诉讼时效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接下来,看看公司解散时如何处理债权债务。公司解散是指公司因为各种原因停止经营,不再继续存在。公司解散时,要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清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解散后,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清算组要清理公司的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通知、公告债权人;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在清算过程中,要先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清偿完所有债务后,如果还有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总之,企业要重视债权的保护,在公司解散时也要按照法律规定妥善处理债权债务,这样才能保障企业和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