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该如何保护自身财产权益?


在婚姻中保护自身财产权益,可以从以下几个重要方面入手: 首先,明确财产归属很关键。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要保留好相关证据,比如婚前购买房产、车辆的购买合同、付款凭证等。这些证据能清楚地证明这些财产是你在结婚前就拥有的,属于个人财产。像《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就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婚后也有一些财产会被视为个人财产,比如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这是对受到伤害一方的补偿,只属于受伤害的这一方。 其次,签订财产协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夫妻双方可以在婚前或者婚后,就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处分等事项进行约定,并签订书面协议。这个协议就像是你们之间关于财产的“小法律”,只要是双方自愿、平等签订的,对双方都有法律约束力。比如你们可以在协议里约定婚后各自的工资收入归各自所有等内容。《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 再者,保留财产证据必不可少。对于家庭的重大开支,像购房、购车的付款凭证、发票等,还有家庭债务的还款凭证,都要好好保留。这些证据能清晰地展示家庭财产的收支情况,万一以后出现财产纠纷,就能作为有力的证明,维护自己的财产权益。 另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考虑家族信托。信托就是你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把财产权交给他,让他按照你的意愿,为了受益人的利益去管理和处分财产。这能比较好地保障财产按照你的想法进行安排。 相关概念: 婚内财产协议: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对夫妻共同财产、债务在协商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分割、分配所拟定的协议。 婚前财产公证:男女双方在结婚之前所做的财产公证,用于明确财产归属。 家族信托: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和处分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