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主播诈骗该如何维权?


当遭遇网络主播诈骗时,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网络主播诈骗案件中,主播可能通过虚假承诺、编造故事等手段,让观众产生错误认识并自愿交出财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如果诈骗金额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受害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对主播进行治安处罚。 若诈骗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则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受害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主播的刑事责任。 除了追究刑事责任,受害者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挽回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受害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主播返还被骗取的财物,并赔偿相应的损失。 在维权过程中,证据的收集至关重要。受害者要尽可能收集与诈骗有关的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直播视频等。这些证据将有助于证明主播的诈骗行为,为维权提供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