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的负面影响要怎么举证?


在商标侵权案件中,举证商标侵权的负面影响,是主张赔偿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如何举证以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商标侵权负面影响的概念。商标侵权的负面影响是指他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给商标权人在声誉、市场份额、经济利益等方面造成的损害。 在举证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声誉受损方面的举证。当商标被侵权时,可能会使消费者对商标权人的品牌产生负面印象。可以收集消费者的投诉、社交媒体上的负面评价、媒体报道等作为证据。例如,因侵权商品质量不佳,导致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品牌,这些截图就可以作为声誉受损的证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给商标权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声誉受损就是损害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是市场份额下降的举证。可以对比侵权行为发生前后,商标权人商品的销售数据、市场占有率等。通过专业的市场调研机构出具的报告,或者企业自身的销售记录、财务报表等,来证明因为侵权行为导致自己的市场份额减少。比如,原本在某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是30%,侵权行为发生后下降到了20%,这些数据变化就是有力的证据。 三是经济利益损失的举证。这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如因侵权导致的销售额下降、利润减少等,可以提供销售发票、财务审计报告等证明。间接损失如为了制止侵权行为而支付的合理费用,像律师费、调查费等,要保留好相关的合同和发票。根据《商标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此外,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要注意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证据的形式可以是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如果自行收集证据存在困难,可以申请法院进行证据保全或者调查取证。总之,充分、有效的证据是维护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