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非法狩猎罪是如何处罚的,具体法律规定是什么?


非法狩猎罪,简单来说,就是违反了狩猎方面的法规,在禁止狩猎的区域、禁止狩猎的时间段,或者使用了不允许的工具、方法去打猎,对野生动物资源造成破坏,并且情节达到严重程度的行为。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明确指出,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 这里涉及到几个关键概念。首先是禁猎区,它是国家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给它们创造适宜栖息繁殖的环境,或者是针对那些野生动物资源已经比较贫乏、破坏严重的地区,像国家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城镇、工矿区、革命圣地、名胜古迹等区域,通过法定程序划定的禁止狩猎的区域。 禁猎期呢,就是按法定程序规定,禁止进行狩猎活动的一段时间期限。 禁用的工具和方法也有明确界定,这些都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而禁止使用的。 关于情节严重的认定,比如非法狩猎野生动物二十只以上的;在禁猎区内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禁用的方法狩猎的;在禁猎期内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禁用的方法狩猎的等,都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非法狩猎罪的对象是指除珍贵、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和水生野生动物以外,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如果非法狩猎的对象涉及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那就不是按非法狩猎罪论处了,而是要依照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来处罚。 非法狩猎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不管是专门搞狩猎的人员,还是普通公民,只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都可能构成本罪,单位也能成为这个罪的主体。而且主观方面得是故意,就是明明知道是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知道使用的是禁止的工具、方法,还故意去进行狩猎才行,要是过失的话,不构成这个罪。 相关概念: 禁猎区:国家为保护野生动物划定的禁止狩猎区域。 禁猎期:按法定程序规定禁止狩猎的时间期限。 禁用工具、方法:为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禁止使用的狩猎工具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