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之后该如何追责?


肇事逃逸后的追责方式要根据不同情况来看。 首先是责任认定方面: - 如果交通事故仅仅是某一方单方面违规导致的,那么这个责任人就要承担全部责任;要是另一方没有和事故有直接关联的违规行为,就不用负责任。这是依据事故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确保责任与行为相对应。 - 要是一方因为自身违规行为是事故主要原因,但另一方或第三方也存在违法行为,主要违规方承担主要责任,另一方或第三方承担次要责任。 - 当事故各方都有违规行为且情节差不多时,各方承担同等责任。 接着是具体的追责途径和处罚: - **民事赔偿**:如果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逃逸方也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需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要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对此有明确规定。 - **行政处罚**:若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会给予200 - 2000元罚款,还可并处15日以下行政拘留。 - **刑事处罚**: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 在实际追责中,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辖区及道路实际状况,编制肇事逃逸案件查缉计划,还可能发布协查通告或社会公告来寻求协助获取线索。收到协查通告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展开堵截或排查工作。 受害者自己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责,比如搜集现场照片、监控录像、目击者证言、医生诊断报告、车辆损坏程度评估报告、交警责任判定书等证据;明确被告,可能是肇事司机,若涉及车辆所有人或保险公司等也要列入;写民事起诉状,说明赔偿金额、原因等;然后将起诉状和证据提交到事故发生地或者被告所在地的基层法院,并按要求交诉讼费,等待法院受理 。 相关概念: 交通肇事罪: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案底:公民受到法律制裁后留在个人档案里的记录,达到刑法处罚标准并被定罪量刑会留下案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