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破产欺诈罪如何判刑?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商业事务,接触到了虚假破产欺诈相关的事情,不太清楚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怎么判的。想了解下,如果企业出现这种情况,相关责任人会面临怎样的法律后果,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虚假破产欺诈罪,准确的法律表述是虚假破产罪。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判罚情况。 虚假破产罪,简单来说,就是公司、企业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比如藏钱(隐匿财产)、编造不存在的债务,或者用各种方式变卖、转移财产,制造出虚假的破产状况,最终让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损害 。 《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规定: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构成该罪有几个要点。首先,主观上必须是故意的,也就是明知道这么做会损害别人利益,还是要去实施这些行为。其次,要达到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程度才构成犯罪。例如,造成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等情况 。 在司法实践中,有些行为人可能会实施多个行为来达到虚假破产的目的,像将大量资金隐匿或转移,然后伪造有关会计文件和商业帐簿,掩盖资金的真实流向,通过不真实的会计资料等文件,制造企业资不抵债的假象,再申请破产,但无论手段多么复杂,只要符合虚假破产罪的构成要件,都要按照上述法律规定来处罚。 相关概念: 虚假破产罪: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犯罪行为。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公司、企业实施虚假破产行为中,对该行为起决策、组织、指挥等关键作用的管理人员。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积极参与公司、企业虚假破产行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的人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