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担保人条款该如何设定?


在借款合同中设定担保人条款,是为了在借款人无法履行还款义务时,给债权人提供保障。 首先,要明确担保人资格。担保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像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等就不可以作为担保人,这是因为他们无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民事主体的行为能力,只有具备相应能力的人才能作为担保人。 其次,要明确担保范围。这包括担保金额,也就是要明确担保多少钱;担保类型,常见的有一般担保和连带责任担保。一般担保是指在借款人不能履行还款义务时,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担保则是借款到期后,债权人既可以要求借款人还款,也可以直接要求担保人还款。同时,担保范围还可能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以及实现债权的费用等。 然后,规定担保方式。常见的担保方式有抵押、质押、保证等。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或者将其财产权利交由债权人控制,将该动产或者财产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保证就是保证人以自己的信用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不同的担保方式有不同的操作细节,比如抵押物要进行估值,质押物要妥善保管等。 另外,要明确违约责任。就是要在合同里写清楚当借款人违约时,担保人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最后,要确保信息真实。要求担保人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包括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并让担保人对这些信息承担法律责任。 总之,设定借款合同担保人条款要全面、细致,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如果对具体条款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相关概念: 一般担保:是一种担保方式,在借款人不能履行还款义务时,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并且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一般保证人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但存在一些除外情形。 连带责任担保:也是一种担保方式,借款到期后,债权人既可以要求借款人还款,也可以直接要求担保人还款。 抵押: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质押: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或者将其财产权利交由债权人控制,将该动产或者财产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