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借条该如何起诉欠钱不还的人?


如果有借条想起诉欠钱不还的人,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要写好起诉状。起诉状里得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像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还要明确诉讼请求,比如要求对方偿还多少欠款,以及说明欠款的事实和理由;另外,要注明证据和证据来源,有证人的话,要写清证人姓名和住所。这是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这些事项。 接着,确定向哪个法院起诉。一般是向债务人住所地的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债务人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就要向其经常居住地的法院起诉。 然后,携带写好的起诉状、借条等相关证据以及按被告人数准备好的起诉状副本,到法院去立案,并预交诉讼费。诉讼费先由原告在起诉时预交,待案件审结后根据案件情况再确定承担问题。若书写起诉状有困难,也可以口头起诉,由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这是《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所规定的。 法院会对诉讼进行审查,在七天内,符合立案条件的,会办理立案手续;不符合的,会依法裁定不予受理。立案后,法院会向原告送达立案通知,原告需在收到通知后的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要是确实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法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否则可能会被按自动撤诉处理。 最后,缴纳费用后等待法院的开庭通知,按时参加庭审。庭审结束后等待法院判决,如果胜诉且对方不履行判决,还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民事案件审理时间方面,如果适用简易程序,3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则6个月内审结。 相关概念: 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向人民法院提出的要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公正裁判的书面诉讼请求。 住所地: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