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交通事故起诉具体应该怎么办?


轻微交通事故起诉的相关问题,需要分不同主体以及不同诉讼阶段来看: **如果是原告起诉:** - **准备材料**:需要准备好民事诉讼状,同时收集并整理相关的证据材料。证据材料可能包括原告身份证、户口本、被告个人身份信息(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事故认定书、车辆投保单、住院诊断证明、住院证、病历、出院证、误工损失证明、护理人员收入证明、医疗费票据等,用于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例如,如果要求赔偿医疗费,就需要提供相应的医疗费票据。 - **选择管辖法院**:要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比如事故发生在A区,那么A区的人民法院就对该案件有管辖权;或者被告的住所地在B区,B区人民法院也有管辖权。 - **提交起诉材料**:将准备好的民事诉讼状和证据材料提交给法院。一般来说,如果材料符合要求,法院会在7天内立案。 **法院受理后相关流程:** - **送达起诉状副本**:立案后,法院会在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让被告了解原告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等内容。 - **被告提交答辩状**: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信息。不过,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 **通知开庭**:对于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会在开庭前三日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 **开庭审理阶段**: - **宣布开庭**:开庭时,法院会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 **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包括事故发生的经过、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同时,会涉及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等环节,双方当事人还会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 **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例如,对于责任划分、赔偿金额等问题进行辩论。 - **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可以协议解决纠纷。如果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会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需要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如果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后会作出裁决(宣判)。 **如果对判决结果不服:** 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总之,在轻微交通事故起诉过程中,当事人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按照法律程序和法院的要求进行操作,必要时可以委托律师代理,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