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异后母亲不给抚养费该如何起诉?


如果父母离异后母亲不给抚养费,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起诉来维护权益的。 首先,解释一下抚养费这个概念。抚养费是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为了保障子女的生活、教育、医疗等费用支出而需要支付给抚养方的费用。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目的是确保孩子能健康成长。 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这就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有支付抚养费的责任。 接下来讲讲起诉的步骤: 第一步,准备相关材料。比如离婚协议,它能明确当初父母离婚时对子女抚养等事项的约定情况;要是有离婚判决书那就更好了,判决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能直接证明双方的亲子关系以及母亲应当支付抚养费这一事实。 第二步,确定管辖法院。要向母亲的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住所地就是母亲身份证上登记的地址;经常居住地是指母亲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地方。 第三步,撰写并提交起诉状和材料。起诉状要清楚明确地表达诉讼请求,也就是要求母亲支付抚养费,还要具体说明希望母亲支付的抚养费数额是多少,以及按照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支付,比如按月支付、按季度支付等细节内容。然后将起诉状和准备好的材料一并提交给法院。 第四步,等待法院受理和开庭安排。法院受理案件后,会根据工作安排确定开庭审理的时间,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第五步,参加庭审。在庭审过程中,要详细地陈述母亲未支付抚养费的具体情况,例如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支付,累计未支付的金额等,同时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要求母亲支付抚养费的诉求。 第六步,等待判决。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实际的案件情况作出公正的判决。 最后,如果母亲在判决之后仍然拒不履行判决内容,那么就可以依法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母亲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以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抚养费: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为保障子女生活、教育、医疗等费用支出需支付给抚养方的费用。 住所地:公民身份证上登记的地址。 经常居住地:公民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