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同学咬了该如何谈赔偿?


当孩子被同学咬了之后谈赔偿,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虑,并且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首先,我们要明确赔偿涉及的范围。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医疗费就是孩子因为被咬伤去医院看病所花费的费用,比如挂号费、检查费、药费等,这需要以医院开具的正式票据作为凭证。护理费是指如果孩子需要人照顾,照顾人的误工费用或者请护工的费用。交通费则是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营养费是为了帮助孩子恢复身体,购买营养品等的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是孩子如果住院,按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来计算。 在和对方家长谈赔偿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以协商为主。可以先收集好孩子就医的相关凭证,如病历、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等,这些都是谈判赔偿的重要依据。和对方家长沟通时,清晰地说明孩子的受伤情况以及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并且可以提供相应的证据。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同时,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这就明确了对方家长作为监护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可以考虑通过学校进行调解。学校作为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有责任和义务来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学校可以组织双方家长进行沟通和协商,促进问题的解决。如果学校调解也无法达成一致,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来判决赔偿的具体金额和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