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医保该怎么用?


大学生医保是国家为保障大学生医疗需求而设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它能在大学生患病就医时,为其减轻一定的医疗费用负担。 首先,我们来看看门诊看病时大学生医保的使用方法。一般来说,很多高校会有自己的校医院,大学生在本校校医院看门诊时,通常可以直接享受医保报销。看病后,只需支付报销后自己需要承担的那部分费用就行。这是因为校医院和学校的医保管理部门有直接的结算机制。例如,小张同学在校医院看感冒,药费和检查费一共200元,按照医保政策可以报销70%,那么小张只需支付60元就可以了。 如果要去校外的定点医疗机构看门诊,有些地区可能需要先在校医院开具转诊证明,然后拿着这个证明去校外定点医院看病,看完病后再回校医院报销。报销时,要准备好病历、发票等相关材料。以小李同学为例,他在校医院开了转诊证明后去校外定点医院看牙,花费了500元,回校医院报销时,按照规定报销了300元,自己支付200元。 在住院方面,大学生医保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大学生需要住院治疗时,要先在学校的医保管理部门进行备案。然后选择医保定点的医院办理住院手续,在办理住院时要出示自己的医保凭证。出院结算时,医院会直接扣除医保报销的部分,大学生只需支付个人自付的费用。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大学生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和额度在不同地区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上能为大学生减轻较大的经济负担。比如小王同学因肺炎住院,总费用为5000元,医保报销了3500元,他自己只需要支付1500元。 另外,关于买药,如果是在校医院,一般可以使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符合规定的药品费用。在校外定点药店,有些地区的大学生医保也支持使用,具体情况要根据当地的政策来确定。总之,大学生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大学生医保政策,以便在需要时能合理使用医保,保障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