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看病职工医保卡怎么用?


职工医保卡是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后,由社保机构发放的用于就医结算的凭证。它主要分为两个账户,一个是个人账户,另一个是统筹账户。 个人账户里的钱就像是你自己的一个小钱包,里面的资金可以用来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费用、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的费用,以及住院时个人需要自付的那部分费用。这部分钱是你自己缴纳的医保费用以及单位缴纳部分按一定比例划入的,归你个人所有,可以累积使用,也可以在家庭成员之间共济使用(部分地区有此政策)。 统筹账户则是一个大的资金池,由所有参保人员共同缴纳的医保费用组成。当你生病住院,或者进行一些符合规定的特殊门诊治疗时,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在扣除起付线后,按照一定的报销比例从这个统筹账户中支付。 下面来说说去医院看病时职工医保卡的具体使用流程。 首先是挂号环节。在挂号窗口或者自助挂号机处,你可以直接使用医保卡进行挂号。将医保卡递给工作人员或者插入自助挂号机,按照提示操作,选择你要就诊的科室和医生,缴纳挂号费用。此时,如果你的医保卡个人账户中有足够的余额,挂号费会直接从个人账户中扣除;如果余额不足,就需要你用现金或者其他支付方式补足差额。 接着是看病过程。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并开具相应的检查单、化验单和处方。在进行检查、化验和取药时,同样可以使用医保卡结算费用。你只需要将医保卡交给相关窗口的工作人员,他们会在系统中查询你的医保信息,并按照规定进行费用结算。如果是可以报销的费用,系统会自动扣除统筹账户应支付的部分,你只需要支付个人自付的部分;如果是不能报销的费用,就会从你的个人账户中扣除或者由你现金支付。 最后是住院结算。如果你需要住院治疗,在办理住院手续时,要向医院出示医保卡,并缴纳一定的押金。住院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医院会每天进行记账。在出院结算时,医院会按照医保政策进行费用结算,扣除统筹账户支付的部分,你只需支付个人自付的费用。 关于职工医保卡使用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该法规定,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参保人员在协议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同时,各地也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你可以向当地的医保部门咨询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