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起诉后要怎么撤诉?


在了解手机起诉后如何撤诉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撤诉”这个法律概念。撤诉,简单来说,就是原告在向法院提起诉讼后,又主动要求撤回自己的起诉。这是当事人对自己诉讼权利的一种处分行为,意思就是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诉讼。 在我国,法律对撤诉有明确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这意味着,原告虽然有申请撤诉的权利,但最终是否能撤诉成功,要由法院来决定。 如果是通过手机进行的起诉,通常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尝试撤诉: 首先,打开当初进行起诉操作的手机应用或平台。一般来说,很多地方法院都有自己的线上诉讼服务平台,原告当初就是在这些平台上提交的起诉材料。在平台上找到与案件相关的页面或功能入口,通常会有案件列表或者案件详情的显示区域。 接着,在案件相关页面中查找“撤诉申请”的选项。不同的平台这个选项的位置和表述可能会有所不同,有的可能直接显示“申请撤诉”,有的可能在菜单或者更多功能里面。点击该选项后,会弹出撤诉申请的填写页面。 然后,按照页面提示填写撤诉申请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包括撤诉的原因、申请人的基本信息等。在填写撤诉原因时,要尽量如实、清晰地说明情况。填写完毕后,仔细检查信息是否准确无误,确认后提交申请。 提交申请后,接下来就需要等待法院的处理。法院在收到撤诉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撤诉是否是原告的真实意愿、是否存在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等。如果法院认为符合撤诉条件,会裁定准许撤诉,并通知原告。如果法院认为不符合撤诉条件,比如撤诉可能会损害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会裁定不准许撤诉,并同样通知原告。 另外,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如果案件已经进入到庭审阶段,甚至在宣判前的最后时刻,原告仍然可以申请撤诉,但可能需要在法庭上口头提出申请,并且由法庭记录在案。同时,如果原告已经预交了案件受理费,在撤诉的情况下,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也就是说,原告可以申请退还一半的案件受理费。 总之,手机起诉后撤诉,关键在于通过相应的线上平台提交撤诉申请,并等待法院的审查和裁定。在整个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平台要求来操作,以确保撤诉申请能够顺利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