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遗产分配协议书该怎么写?


父母遗产分配协议书是用于明确各继承人之间关于父母遗产具体分配方式、份额等事项的书面协议。撰写时通常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要明确协议各方主体信息。需写明所有继承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与被继承人的关系以及联系方式等,确保各方身份清晰明确。 其次,确定遗产范围。这是非常关键的部分,需要详细列出父母遗留的所有财产,包括但不限于房产(需注明房产的具体位置、面积、产权状况等)、银行存款(具体金额及所在银行)、现金、车辆(车辆品牌、型号、车牌号等)、股权、债权债务等情况。例如,若有房产,要写清“位于XX市XX区XX街道XX号,建筑面积为XX平方米,房产证号为XXXXXX的房产一套”。 再者,制定遗产分配方案。这要根据法律规定和继承人之间的协商结果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遗嘱,按照法定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方案需明确具体的分配方式和份额,比如,对于货币资产部分,各方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对于房产等不动产,可约定由某一方继承,该方给予其他继承人相应的经济补偿等。比如,“遗产中的货币资产共计100万元,由继承人甲、乙、丙三人平均分配,每人分得33.33万元;房产由继承人甲继承,甲作价补偿乙、丙各20万元”。 另外,还需约定协议的生效条件和争议解决方式。生效条件一般可约定为“本协议自各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争议解决方式可以选择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因本协议发生的纠纷或与本协议内容相关的纠纷,由协议签订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最后,要注意协议的格式规范。协议应包含标题(如“父母遗产分配协议书”),开头写明协议各方的基本信息,正文部分详细阐述遗产范围、分配方案、生效条件、争议解决等内容,结尾处由各方继承人签字(或盖章),并注明签订日期。 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