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营业执照从哪些方面会构成违法?
我自己开了家小店,办了个体营业执照。但最近听说营业执照使用不当会违法,我很担心。想了解下个体营业执照在哪些方面可能会出现违法情况,好让我提前注意避免,免得不小心违反了法律规定给自己带来麻烦。
展开


个体营业执照在多个方面可能出现违法情况,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在登记事项方面容易出现违法问题。根据《个体工商户条例》第十条规定,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变更的,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如果个体工商户擅自改变主要登记事项,比如改变经营者姓名、经营场所、经营范围等,却没有去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就属于违法行为。例如,原本执照登记的是卖文具,却偷偷开始卖食品,这就违反了规定。相关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能会处1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其次,在年度报告方面也可能违法。《个体工商户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个体工商户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向登记机关报送年度报告。如果个体工商户未按照规定履行年度报告义务,那么就违反了此项规定。由登记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会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再者,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同样是违法行为。依据《个体工商户条例》第二十二条,个体工商户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4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因为营业执照是个体工商户合法经营的凭证,只能由登记的经营者使用,随意转让可能会造成市场秩序混乱,损害消费者权益。 最后,在经营活动中,如果个体工商户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且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也是违法的。比如涉及需要前置审批的项目,未获得相关许可就开展经营,这不仅违反了工商登记管理规定,还可能违反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会面临相应的处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