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
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故意杀人这一块有些疑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讲,故意杀人到底算行为犯还是结果犯呢?不太清楚判断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希望能有人详细解释下。
展开


在我国刑法中,关于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存在一定争议,但主流观点认为故意杀人罪是结果犯。 首先解释下行为犯和结果犯的概念。行为犯是指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不论是否发生了特定的犯罪结果,都构成犯罪既遂。结果犯则是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 故意杀人罪作为结果犯的依据在于,从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来看,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是以导致被害人死亡为标志。《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里对于既遂的认定是基于出现了他人死亡这一结果。如果行为人对被害人着手实施杀害行为后,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只能成立犯罪未遂。比如,甲蓄意杀害乙,用刀捅乙,但乙被及时送医救治保住性命,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而非既遂,因为没有发生乙死亡这一法定结果。 不过,即便没有造成死亡结果,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也应定故意杀人罪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行为犯,只是说明在未达既遂状态下也需承担刑事责任。在犯罪准备阶段被制止或者主动停止该行为,则为故意杀人未遂或故意杀人中止,这同样是围绕以死亡结果是否发生来区分不同犯罪形态。 相关概念: 行为犯:实施特定行为就构成既遂的犯罪类型。 结果犯:实施行为且发生法定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类型。 故意杀人未遂:有杀人故意和行为,但因意志以外原因未致被害人死亡。 故意杀人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