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双方合作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我和朋友签了份合作协议书,约定一起做个小生意。但我有点担心这协议有没有效,万一之后有纠纷,它能受到法律保护吗?我想知道怎样的合作协议书才是有法律效力的,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展开


一般来说,甲乙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书是有可能具有法律效力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签订协议书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就好比一场比赛,参赛选手得有参赛资格。在法律上,就是说当事人要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能够独立地进行民事活动。比如一个成年人,精神正常,就具备这种能力;而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可能就不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之一。 其次,协议书的内容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这意味着双方签订协议时是自愿的,没有受到欺诈、胁迫等情况。打个比方,如果一方用欺骗的手段让另一方签了协议,那这个协议就可能因为不是真实意思表示而无效。《民法典》也明确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最后,协议书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法律和公序良俗就像是社会的规则和道德底线,协议书不能去触碰它们。例如,协议内容涉及违法犯罪活动,那肯定是无效的。《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只有当合作协议书同时满足以上这些条件时,它才具有法律效力,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协议书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或者可撤销。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