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跟脱逃罪有关系吗?
我因为一些事被取保候审了,最近听说有脱逃罪这个说法,心里有点慌。我就想问问,取保候审和脱逃罪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啊?如果我在取保候审期间没遵守规定,会不会就构成脱逃罪了?我很担心这方面的法律风险。
展开


首先,我们来分别了解一下取保候审和脱逃罪的概念。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有相关规定。简单来说,就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然后就可以暂时不用被羁押在看守所等场所。比如,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就有可能被取保候审。 而脱逃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构成脱逃罪。这里的脱逃,指的是从司法机关的监管场所逃走,或者在押解途中逃走。也就是说,脱逃罪的主体是被依法关押的人。 那么取保候审和脱逃罪有没有关系呢?一般情况下,被取保候审的人不属于“依法被关押”的状态,所以单纯的取保候审期间违反规定,比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等,通常不构成脱逃罪。但是,如果情节严重,可能会导致取保候审被撤销,重新被羁押,还可能会被采取更严厉的措施。不过,如果被取保候审的人在司法机关对其进行传唤、拘传等过程中,采取暴力、威胁等手段抗拒,并且试图摆脱司法机关控制,达到类似“脱逃”的效果,司法实践中可能会综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看是否符合其他犯罪的构成要件,但这和典型的脱逃罪还是有区别的。总之,取保候审和脱逃罪在概念和适用主体上有明显差异,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取保候审期间的不当行为可能会引发其他法律后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