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做的债务减免真的不用还钱了吗?
我之前欠了一家公司一笔钱,最近这家公司说给我做债务减免。我有点担心,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不用还了,会不会之后又突然让我还钱。想了解一下从法律角度来说,公司做的债务减免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我是不是真的不用还钱了。
展开


从法律角度来看,公司做出的债务减免是否意味着真的不用还钱,需要分情况来讨论。 债务减免,简单来说,就是债权人(也就是公司)主动放弃了部分或者全部债权,债务人(也就是欠款的人)就不用再偿还被减免的那部分债务。这其实是一种双方达成的协议行为,体现了债权人对自己权利的一种处分。 在我国《民法典》中,第五百七十五条明确规定,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者全部债务的,债权债务部分或者全部终止,但是债务人在合理期限内拒绝的除外。也就是说,如果公司明确表示给你做债务减免,并且没有附加条件,也没有在合理期限内撤回这个决定,同时你也没有拒绝,那么从法律上看,这部分被减免的债务你确实不用还了。 不过,要使债务减免产生法律效力,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减免的意思表示必须是公司真实的意愿,不能是在受欺诈、胁迫等情况下做出的。其次,减免的表示应该明确、具体,最好以书面形式作出,比如签订债务减免协议,这样可以避免日后产生纠纷。如果只是口头承诺,一旦发生争议,可能很难举证证明公司确实做出了债务减免的决定。 另外,如果债务减免涉及到第三人的利益,比如该债务存在担保情况,那么减免行为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因为债务减免可能会影响到担保人的权益,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 所以,当公司给你做债务减免时,你要确保减免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和相关程序,最好能有书面的协议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如果对债务减免的情况有任何疑问,也可以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