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股利总额是否等于股本总额?

我在研究公司财务和股权相关的东西,对股利总额和股本总额有点混淆。不太清楚这两个概念是不是一样的数值,想知道在法律层面上,股利总额到底等不等于股本总额,希望懂的人给我讲讲。
展开 view-more
  • #股利总额
  • #股本总额
  • #公司法
  • #利润分配
  • #股本制度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首先来解释一下股利总额和股本总额这两个概念。股利总额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分配给股东的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总和。简单来说,就是公司赚了钱之后,拿出来分给股东的那部分金额。而股本总额呢,是指公司发行股票的总数量乘以每股的面值所得到的金额,它代表的是公司的注册资本,也就是股东投入公司的原始资金。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利润分配和股本制度。公司分配股利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条件,要先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等之后,有剩余利润才可以向股东分配股利。而股本总额在公司设立时就已经确定,除非经过法定的增资、减资程序,否则是不会随意变动的。 很明显,股利总额和股本总额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在数值上通常也是不相等的。股利总额会受到公司盈利状况、分配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公司盈利多,并且愿意多分配股利,那么股利总额就会相对较高;反之,如果公司盈利少甚至亏损,可能就没有股利可分,股利总额就是零。而股本总额主要取决于公司发行的股票数量和每股面值,和公司的盈利情况没有直接关系。 所以,一般情况下,股利总额并不等于股本总额。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公司将全部股本以股利的形式一次性分配给股东(这种情况在实际中几乎不可能出现),才会出现两者相等的情况。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