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手术后不到9个月钢板断裂,医院有责任吗?


要判断在锁骨骨折手术后不到9个月钢板断裂的情况下医院是否有责任,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 首先,医疗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因过失,或者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无论有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或者其他损害,应当承担的以损害赔偿为主要方式的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这就意味着,医院是否担责关键在于其是否存在过错。 在这种案例里,钢板断裂可能存在多种原因。如果是因为医院在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比如钢板安装不规范、固定不牢固等,导致钢板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过早断裂,那么医院就存在明显的过错,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就好比盖房子,如果工人没有把梁安装好,导致房子提前出现问题,工人是要负责的。 此外,如果钢板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三条规定,因药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也就是说,即便问题出在钢板的生产厂家,患者也可以先找医院要求赔偿,医院赔偿后再向厂家追偿。 然而,如果经过专业鉴定,钢板断裂是由于患者自身未遵循医嘱,过度活动受伤部位等自身原因导致的,那么医院通常不需要承担责任。比如医生叮嘱患者不能提重物,患者却提了,导致钢板断裂,这种情况医院就没有过错。 所以,当遇到锁骨骨折手术后不到9个月钢板断裂的情况,患者可以先和医院进行沟通协商,共同委托专业的鉴定机构对钢板断裂的原因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来明确责任归属,如果医院存在过错,患者可以依法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可能包括后续的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等合理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