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顶替上学是违法还是犯罪?
我最近了解到有人冒名顶替他人上学,心里很不是滋味,也很疑惑这种行为到底怎么定性。我想知道从法律层面看,冒名顶替上学单纯就是违法,还是已经构成犯罪了呢?很希望能有人详细给我讲讲这其中的法律道理。
展开


冒名顶替上学既是违法也是犯罪行为。 首先,从违法角度来看,冒名顶替上学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在民法上,这种行为侵犯了个人身份权,这里面包括并不限于姓名权、受教育权,还涵盖像银行贷款名义、个人信用等其他各种身份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等权利 ,冒名顶替上学明显侵犯了被冒名者的这些权利,被侵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注销冒名身份、恢复真正身份,并要求赔偿损失等。冒名者通过这种欺诈方式取得的各种国家许可,比如公务员资格、教师资格等,也应予以撤销。 其次,从犯罪角度来说,如果冒名顶替上学过程中冒用手段涉及伪造户籍、身份证的,则涉嫌伪造国家公文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二规定,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国家工作人员有前两款行为,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也就是说冒名顶替他人取得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等特定情形下,直接构成犯罪。 相关概念: 个人身份权:指自然人对其身份所享有的权利,像姓名权、受教育权等都包含在内,是保障个人在社会中独特标识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权利。 伪造国家公文罪:是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的行为,国家机关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证明力,伪造此类公文严重扰乱社会管理秩序。 伪造居民身份证罪:是指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居民身份证是公民身份的重要证明文件,伪造它会对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造成损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