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顶替别人的身份是否要坐牢?
我朋友最近听说了一些冒名顶替的事,心里有点没底。想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冒名顶替会面临刑事处罚,具体会怎么判,有没有一些特殊情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冒名顶替别人身份的行为,是否要坐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从民事角度来看,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自主决定、使用、改变或者授权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通过干涉、盗用、假冒等手段侵犯他人的姓名权或名称权。冒名顶替属于假冒行为,是未经本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姓名并冒充该人进行各种活动,对姓名权人及公共利益产生负面影响。当姓名权被侵害时,权利人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害等;若已受损,还可要求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从刑事角度而言,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是组织、指使他人实施上述行为的,会从重处罚;若是国家工作人员又构成其他犯罪的,则要数罪并罚。另外,在一些特定情形下,冒名顶替还可能涉嫌包庇罪与伪证罪。犯包庇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伪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教育领域,若组织、指使盗用或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入学资格,属于公职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对于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入学资格的,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的年限为二年以上五年以下。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