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情况会构成虚假诉讼罪?
最近遇到一些民事纠纷案件,发现有些当事人的行为很可疑,好像是在编造事实打官司。我不太清楚具体哪些情况会被认定构成虚假诉讼罪,想了解下相关判定标准以及具体的表现形式。
展开


要判断什么样的情况构成虚假诉讼罪,需要从犯罪主体、主观方面、犯罪客体以及客观方面这几个构成要件来分析: 犯罪主体方面,一般主体即可构成,具体来说,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且具备民事诉讼行为能力、能够提起民事诉讼的自然人,或者单位都可能构成本罪。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通常是直接故意。也就是说,行为人清楚知道自己是用捏造的事实提起诉讼。并且,法律并未规定行为人需具备特定的主观目的,所以不管行为人进行虚假诉讼的主观目的是不是为了谋取利益,谋取利益的性质是否正当,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国家司法秩序以及他人合法权益。虚假诉讼行为不仅会干扰司法机关正常的民事诉讼活动秩序,还可能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侵害。 客观方面,行为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比如单独或者与他人恶意串通,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案件基本事实,虚构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且该行为妨害了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了他人合法权益。 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