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虚假诉讼罪出台之前是如何定罪的?

在一些民事纠纷中,发现存在虚假诉讼的情况,但当时虚假诉讼罪还未出台。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实施虚假诉讼行为的人,法律上是依据什么来定罪的。想了解具体的定罪标准和相关法律依据。
展开 view-more
  • #虚假诉讼
  • #妨害司法
  • #诈骗罪
  • #妨害作证
  • #法律定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虚假诉讼罪出台之前,对于相关行为的定罪需要结合具体情形来判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及分析: 首先,在虚假诉讼罪出台前,单纯的虚假诉讼行为通常不被认定为犯罪,也就是一般不定罪。因为当时刑法中并没有专门针对虚假诉讼的罪名。 其次,如果在虚假诉讼过程中,出现了诸如伪造证据等更为恶劣的行为,则可能构成妨害司法罪。妨害司法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使用各种方法妨害国家司法机关正常诉讼活动,破坏国家司法权的行使,情节严重的行为。例如,在诉讼中伪造重要证据,试图误导司法机关做出错误判断,这种行为严重干扰了司法秩序,就可能会按照妨害司法罪来定罪。 再者,根据案件的具体特性,还可能适用诈骗罪或妨害作证罪等条款定罪。比如,如果虚假诉讼的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且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即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就可能以诈骗罪定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而如果在虚假诉讼中存在指使他人作伪证等妨害作证的行为,就可能构成妨害作证罪。妨害作证罪是指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 相关法律条文依据如下: -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