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会构成诈骗罪吗?
在一些民事纠纷中,出现了当事人捏造事实提起诉讼的情况。想知道这种虚假诉讼的行为,是不是就等同于诈骗罪呢?具体在法律上是怎么界定二者关系的,相关法律依据又有哪些呢?
展开


虚假诉讼一般不构成诈骗罪,二者存在明显区别,以下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虚假诉讼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例如,甲为了获取乙的财产,虚构了乙向其借款的事实,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这种行为就属于虚假诉讼。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比如,丙谎称自己有一批珍贵的古董出售,丁信以为真并支付了高额款项,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古董,丙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其次,从法律规定来看,我国刑法专门规定了虚假诉讼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诈骗罪在刑法中有其独立的构成要件和量刑标准。200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答复》也认为,对通过虚假诉讼的方式骗取判决书项下财产的行为不宜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行为人实施的手段行为构成犯罪的,可以认定为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或者妨害作证罪等。 最后,虚假诉讼主要是对司法秩序的破坏以及对他人合法权益的侵害,其侧重点在于干扰了正常的司法活动;而诈骗罪重点在于通过欺骗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所以,虚假诉讼通常按照虚假诉讼罪来认定和处罚,一般不构成诈骗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