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借钱不还属于诈骗吗?


微信好友借钱不还是否属于诈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二者在法律性质和构成要件上有明显区别: 首先,从民事借贷的角度来看,在正常的微信社交环境中,如果好友向你借钱,且没有采用欺骗手段,只是后来因为某些客观原因,比如经济状况突然恶化、遭遇突发重大变故等,暂时无法按时归还借款,但明确表达了愿意还款的意愿,这种情况通常属于民事借贷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借款人有义务按照约定还款,如果未能履行该义务,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出借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借款人偿还借款及可能产生的利息等。 其次,从诈骗的角度来看,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微信好友在借款时就明确怀揣着非法占有他人财富的动机,比如编造虚假的借款理由(如谎称家人生重病急需大量医药费,实际上并无此事)以及伪造个人身份信息等手法骗取金钱,并且根本没有偿还原意和实际偿还能力,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涉嫌诈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微信好友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意图,一般按照民事纠纷来处理;若有充分证据表明其具有诈骗的故意和行为,则可能构成诈骗罪,应向公安机关报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