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单位可以拒绝赔偿吗
在工作中受伤了,向单位提出赔偿,可单位好像不太愿意给赔偿。想知道从法律上来说,工伤后单位有没有权力拒绝赔偿啊?要是单位真拒绝了,我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展开


工伤单位不能拒绝赔偿。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应立即组织抢救伤员、报告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提供事故发生及伤情等相关情况。用人单位不得拒绝职工申请或者报告工伤,不得降低或者拒不支付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费用。这就从法律层面确定了单位对工伤赔偿的责任,不能随意拒绝。 从实际操作来看,如果单位拒绝赔偿,员工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维护自身权益。比如,员工可以先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行政部门对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理;还可以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常见方式,仲裁机构会依据事实和法律做出裁决;要是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可以到法院起诉。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这也进一步保障了员工获得工伤赔偿的权利,即使单位拒绝,也有相应的保障机制。 总之,单位没有权力拒绝工伤赔偿。员工在遇到单位拒绝赔偿的情况时,要积极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概念: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