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财产会被法院强制执行吗?


夫妻共同财产是可以被法院强制执行的。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夫妻共同财产,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除特定情况外)等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而强制执行就是法院依据生效的判决、裁定等,对被执行人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等措施来实现债权人权益。 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那动用夫妻共同财产偿还债务是合理的,法院可以强制执行夫妻共同财产,但也会保障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基本生活所需。比如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都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在这种情况下,法院有权强制执行夫妻共同财产。 若是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债权人也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债务人名下包括其在夫妻共同财产中所占份额的财产。不过在实际执行中,法院会有具体的操作流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对被执行人与其他人共有的财产,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并及时通知共有人。共有人协议分割共有财产,并经债权人认可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有效,查封、扣押、冻结的效力及于协议分割后被执行人享有份额内的财产;如果共有人提起析产诉讼或者申请执行人代位提起析产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而且诉讼期间会中止对该财产的执行 。 相关概念: 夫妻共同财产: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共同劳动所得等符合法律规定的财产。 强制执行:法院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对被执行人财产采取措施实现债权人权益。 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债务,或一方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