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最后没有询问是否调解合法吗?
我最近参加了一场庭审,在庭审最后法官没有询问我们是否调解就直接结束了庭审。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想了解下庭审最后法官有没有必须询问是否调解的义务呢?要是没问的话会不会影响整个庭审的合法性?
展开


在司法实践中,庭审最后法官是否询问调解,需要分情况来看。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调解的概念,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以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它是一种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方式,具有灵活、高效、不伤和气等优点。 关于庭审最后询问调解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所有的庭审最后法官都必须询问当事人是否调解。 在一些简单民事案件中,如果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已经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那么法官在庭审最后不询问调解也是合理的。因为调解遵循的是当事人自愿原则,如果当事人已经表明了不愿意调解的态度,法官再进行询问就没有必要了。 然而,如果当事人在庭审中没有明确表示拒绝调解,并且案件也有调解的可能性,从司法程序的完整性和充分保障当事人权利的角度来看,法官通常会在庭审最后询问双方是否愿意调解。若法官没有询问,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事人行使调解的权利。不过,这并不一定会导致整个庭审不合法。因为庭审的合法性是由多个方面共同决定的,法官未询问调解这一行为一般不会对庭审的主要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核心环节产生实质性影响。 如果当事人认为法官没有询问调解影响了自己的权益,可以在庭审结束后向法官提出自己希望调解的意愿,法官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组织调解。总之,庭审最后没有询问是否调解不能一概而论地认定为不合法,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和当事人在庭审中的表现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