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古代小孩杀死小孩是否犯法?

我对古代法律这块挺好奇的,想知道要是在古代,一个小孩把另一个小孩杀死了,这在法律上算不算犯法呢?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理呢?很想了解古代针对这种情况的法律规定。
展开 view-more
  • #古代法律
  • #儿童犯罪
  • #杀人定罪
  • #唐律疏议
  • #明清法律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古代,小孩杀死小孩的行为通常是被认定为犯法的。不过,由于不同朝代的法律体系有所差异,在具体的定罪和量刑上会存在一定区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唐朝的相关法律规定。唐朝的法律体系较为完备,在《唐律疏议》中就有关于此类情况的规定。唐朝法律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犯罪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是七岁以下的儿童,即使犯了杀人这样的重罪,一般也不会受到刑事处罚。这是因为在当时的观念里,七岁以下儿童心智尚未成熟,缺乏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和控制能力。而对于七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儿童,若犯杀人罪,会根据具体情况减轻处罚。比如原本应判处死刑的,可能会改为其他刑罚。这体现了唐朝法律在定罪量刑时考虑到了犯罪人的年龄因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人性化。 再看宋朝,宋朝的法律基本沿袭了唐朝的法律框架,但在具体执行上可能会有所不同。宋朝对于儿童犯罪的处理同样会考虑年龄因素,不过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犯罪情节特别恶劣,即使是儿童也可能会受到相对较重的处罚。例如,若小孩杀人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恶劣,司法官员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重刑罚,但总体上还是会比成年人犯罪的处罚要轻。 明朝的法律在《大明律》中有明确记载。对于儿童犯罪,明朝法律规定十岁以下儿童除了故意杀人等严重犯罪外,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对于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儿童犯罪,会比照成年人犯罪减轻处罚。这说明明朝法律在认定儿童犯罪时,既考虑了年龄因素,也考虑了犯罪的性质和情节。 清朝的法律和明朝较为相似,同样重视年龄对刑事责任的影响。清朝法律规定,七岁以下儿童犯罪不坐,十岁以下儿童犯杀人罪会根据情节酌情处理,十五岁以下儿童犯罪会减轻处罚。这种规定体现了清朝法律对儿童的特殊保护。 综上所述,虽然古代各个朝代的法律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认为小孩杀死小孩的行为是犯法的,并且在定罪量刑时会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因素,体现了古代法律的智慧和对人性的关怀。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