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是否要负全责?
在探讨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是否要负全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相关的法律概念。交通事故中的“全责”,简单来说,就是在事故里一方承担全部的过错和责任,要对事故造成的所有损失进行赔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根据道路条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所以,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的行为明显违反了这一分道通行的规则,属于违法行为。
不过,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并不必然意味着要负全责。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要依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如果事故完全是因为机动车驶入非机动车道这一行为导致的,非机动车一方没有任何过错,那么机动车一方通常要承担全部责任。比如,机动车突然驶入非机动车道,直接撞上正常行驶的非机动车。
其二,要是非机动车一方也存在过错,像逆行、闯红灯等,那么双方都要根据各自过错的程度分担责任。例如,机动车走非机动 车道,而同时非机动车逆向行驶,双方都有过错,就可能会判定双方承担同等责任或者主次责任。
其三,若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非机动车一方的重大过错造成的,机动车驶入非机动车道与事故发生没有直接因果关系,那么机动车一方可能不需要承担全责,甚至有可能不承担责任。比如,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缓慢行驶,非机动车突然从旁边快速冲出并撞到机动车上。
所以,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不一定就负全责,需要结合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况,由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和认定。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