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协议是否管用?
我和对象打算结婚,想签个婚前协议约定一些财产等方面的事儿,但又不太确定这协议到时候能不能起到作用。想知道婚前协议在什么情况下是管用的,具体有哪些要求和限制。
展开


婚前协议通常是管用的,具有法律效力,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首先,从订立主体来看,双方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也就是说,签订协议的男女双方必须是精神正常、能够清楚认识自己行为后果的成年人。例如,一方若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那么此时签订的婚前协议可能就无效。 其次,订立过程要遵循自愿原则。这意味着双方签订协议是出于自己真实的意愿,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比如,一方以威胁另一方生命安全的方式强迫其签订婚前协议,这样的协议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再者,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规定或公序良俗。婚前协议主要是对财产分割等方面进行约定,如果涉及到限制人身权利,如限制一方的婚姻自由、生育权利等,或者涉及到违法的约定,那么这些条款就是无效的。例如,约定一方在婚后不能与异性正常交往,这就限制了人身自由,是无效的条款。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最后,关于婚前协议的形式,虽然法律并没有硬性规定,但一般来说,为了避免日后产生纠纷,最好采用书面形式,将双方的约定明确、详细地记录下来。而且,公证与否并不影响协议的效力,协议自双方签订之时起便生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