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现金保障倍数就是现金股利保障倍数吗?
我在研究财务指标时,看到了利润现金保障倍数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这两个概念。我不太确定它们是不是一回事,想弄清楚这两个指标到底有什么区别,它们的含义和作用是不是一样的,希望懂法律和财务知识的朋友帮忙解答一下。
展开


利润现金保障倍数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利润现金保障倍数,它反映的是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看看企业赚的钱里,有多少是实实在在收到了现金的。从法律角度看,这个指标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等了解企业盈利的质量和现金获取能力,在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相关规定里,它是一个重要的分析指标。比如依据《企业财务通则》等相关规定,企业应如实反映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利润现金保障倍数就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它衡量的是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也就是企业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来支付现金股利的保障程度。当企业决定分配现金股利时,这个指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让股东知道企业有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发放股利。在《公司法》等法律中,涉及到公司利润分配时,虽然没有直接提及这个指标,但它能帮助股东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判断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可持续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利润现金保障倍数侧重于企业盈利的现金实现情况,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侧重于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二者在概念和作用上存在明显差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