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补救措施是否属于侵权责任?
我遇到了一个侵权的事儿,对方说要采取补救措施来解决。我不太懂,这采取补救措施算不算是一种侵权责任呢?我就想弄清楚这个,不然都不知道对方这么做合不合理,心里一直犯嘀咕。
展开


采取补救措施属于侵权责任的一种承担方式。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侵权责任和采取补救措施的概念。侵权责任,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行为侵犯了别人的合法权益,就要为自己的这种错误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而采取补救措施呢,指的是在侵权行为发生后,侵权人通过一些办法来弥补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害,尽可能让事情恢复到侵权行为没发生时的状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规定,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这里虽然没有明确列举采取补救措施,但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其中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等都可以理解为采取补救措施的具体形式。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侵权案件都会涉及到采取补救措施这种责任承担方式。比如,甲不小心把乙的手机摔坏了,甲为乙修理手机使其恢复正常使用,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采取补救措施承担侵权责任的例子。所以,采取补救措施是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中的一种合理且常见的方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