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期间发生事故是否有工资?
我在医疗期间遭遇了事故,现在很担心这段时间有没有工资。毕竟医疗本身就有不少花费,如果没有工资,生活压力会很大。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医疗期间发生事故到底有没有工资,是怎么规定的呢?
展开


在医疗期间发生事故是否有工资,这需要分情况来看。首先,我们要了解医疗期的概念。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也就是说,在这个期间,员工是因为自身健康问题需要休息治疗。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所以,在正常的医疗期内,员工是有工资的,只是这个工资可能会比正常工作时低一些。 而如果在医疗期间发生的事故属于工伤,那么情况又不一样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综上所述,如果是正常医疗期,员工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的工资;如果事故被认定为工伤,在停工留薪期内,员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所在单位主张相应的工资待遇。如果与单位发生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解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