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初犯从犯会怎么判刑?


对于未成年初犯从犯的判刑,法律有明确规定且遵循一定原则。 首先说从犯,按照《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简单讲,就是在一伙人一起犯罪时,那些帮忙打下手、起到辅助作用,不是主要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就是从犯,对他们处罚会轻一些。 再说未成年人犯罪。依据《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这意味着未成年人犯罪,处罚会考虑年龄因素,越年幼越可能从轻。 对于未成年初犯从犯,法院会综合各方面因素来量刑。如果是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从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若是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从犯,一般不需要负担刑事责任,不过要看具体情节,比如所涉犯罪是不是严重暴力犯罪等。 要是未成年犯罪者在犯罪后有诚恳的悔过态度,家庭有有效的监护条件,社会也能提供适当的帮教措施,并且评估认为适用缓刑不会再次对社会造成危害,那么就可以适用缓刑。如果罪行轻微,悔过表现良好,同时符合特定条件,通常还能免予刑事处分。 总之,未成年初犯从犯的判刑会综合从犯在犯罪中的作用、未成年人的年龄、犯罪罪名、情节严重程度、悔过表现等多方面情况,以达到公平合理的处罚,同时也注重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 相关概念: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的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