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存在从重处罚的情形吗
我最近了解到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对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很感兴趣。想知道在我国法律里,未成年人犯罪会不会有被从重处罚的情况呀?主要是想搞清楚具体在哪些条件或者情形下,会出现这种从重处罚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
展开


在我国,一般情况下,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是倾向于从宽处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对依照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因为未成年人在认知能力、心智成熟度等方面与成年人存在差异,他们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的理解相对有限,所以法律给予他们特殊的保护和从宽的处理原则。 不过,目前并没有直接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从重处罚的普遍性法律规定。但如果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后,存在一些特定的情节,虽然不是直接的“从重处罚”,但可能会影响量刑,使其处罚相对较重。例如,在共同犯罪中,如果未成年人起到了主要作用,根据案件的整体情况,在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幅度上可能会相对较小。也就是说,同样是从轻处罚,相比在共同犯罪中作用较小的未成年人,起到主要作用的未成年人从轻的程度可能没那么大,处罚相对看起来“重”一些。 又如,未成年人在犯罪后,没有积极表现出悔罪态度,比如拒不承认犯罪事实、拒绝赔偿被害人损失等,在量刑时法官也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在从轻处罚的范围内,做出相对合适的判决。但这些都不是传统意义上像成年人犯罪那样明确的“从重处罚”,仍然是在未成年人从宽处罚的大框架下进行的综合判断。总之,我国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还是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致力于帮助未成年人改过自新、回归社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