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是按照土地证还是实际亩数来进行呢?
我家有块地要被征收了,土地证上登记的亩数和实际测量的亩数不一样。我现在很纠结,不知道征地补偿是按照土地证上的亩数算,还是按照实际测量的亩数算。这两者差异还不小,关系到我能拿到多少补偿款,所以想问问到底该按哪个来。
展开


在征地过程中,究竟是以土地证记载的亩数还是实际测量的亩数为准,需要分不同情况来看。 首先,一般情况下,如果土地证登记的信息是准确无误的,通常会以土地证上记载的亩数作为征地补偿的依据。这是因为土地证是经过相关部门登记和确认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它代表了土地权益的官方认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土地的权属和面积等信息以登记为准。登记的意义在于明确土地的归属和相关权益,保障土地管理的规范性和稳定性。例如,在某城市的旧城改造项目中,对于有合法土地证的地块,征地部门就是按照土地证上的面积来计算补偿的。 然而,当出现实际亩数与土地证记载亩数不一致的情况时,就要进一步探究原因。如果是因为测量误差、登记错误等原因导致的差异,经过合法的程序进行核实和更正后,会以实际准确的亩数来进行征地补偿。比如,由于早期测量技术有限,土地证上登记的亩数存在偏差,后来经过专业测绘机构重新测量并经相关部门认可后,就会按照新的实际亩数来确定补偿。《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如果经调查核实,确实存在登记错误,就会对土地证上的信息进行修正,从而以修正后的实际亩数来进行征地相关操作。 另外,如果实际亩数多于土地证记载亩数,且多出的部分是通过合法开垦等方式取得的,在征地时也会考虑给予合理补偿。但如果是未经合法审批擅自占用土地导致实际亩数增加,多出部分可能无法获得与合法土地同等的补偿待遇。这是为了维护土地管理秩序和公平性。 总之,征地补偿所依据的亩数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既要尊重土地证的法定效力,也要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当出现争议时,应当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来解决,以确保征地工作的公正、公平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