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是怎样的?


征地补偿款的发放流程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程序,以下将详细为您介绍。首先是告知征地情况。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这一步是为了让大家提前了解征地相关事宜,有心理准备。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在征地依法报批前,要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告知被征地农民。接下来是确认征地调查结果。国土资源部门会同交通、林业部门,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各市动迁办公室共同确认。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征地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后续产生纠纷。然后是组织征地听证。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国土资源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应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规定的程序和有关要求组织听证。这给予了被征地农民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机会。征地经依法批准后,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征收土地方案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征收土地公告,该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公告内容包括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征地补偿标准和农业人员安置途径;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地点等。之后就是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将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拨付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后,有权要求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一定时限内提供支付清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征收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应按照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公布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分配和支付清单,并接受监督。总之,整个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您的权益受到侵害,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