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是怎样的?


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是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指引。2017年8月27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发布了《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 从整体上来说,该规范对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各个环节都作出了详细规定。在侦查阶段,律师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 审查起诉阶段,律师应当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以便全面了解案情,为犯罪嫌疑人进行有效的辩护。规范要求律师可以就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涉嫌罪名、量刑建议、诉讼程序等问题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书面意见。同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 在审判阶段,律师要依法进行庭前准备,包括申请召开庭前会议、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等。庭审过程中,要遵守法庭纪律,依法进行质证、辩论等活动。规范强调律师应当尊重法庭,遵守法庭规则。《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对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都应当进行调查、辩论。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审判长在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 此外,规范还对律师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作出了严格要求,比如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等。这些规定有助于确保律师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依法、公正、专业地履行职责,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