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传染病防治法》最新修订版是怎样的?

我想了解下《传染病防治法》的最新修订情况,不知道最新修订版在内容上有哪些改变,像传染病的分类管理、防控措施等方面有没有新的规定,这些新规定对我们普通人会有什么影响呢?
展开 view-more
  • #传染病防治法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后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决定》进行第一次修订。又根据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进行第二次修正。截至2025年2月,并没有更新的修订。 这部法律对传染病防治进行了多方面的规范。从传染病的分类来看,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这两种传染病传染性强、致死率高,所以防控措施最为严格。对于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乙类传染病范围较广,像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都属于此类。对于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比如医疗机构要对病人进行治疗,同时做好疫情报告等工作。 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相对来说危害程度稍低,但也需要进行监测和必要的防控。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等都在传染病防治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政府要制定和组织实施传染病防治规划和方案,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救治和疫情报告等。 法律还对传染病的预防做了详细规定,比如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等。同时,对于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也有明确的程序和要求,保障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以便更好地进行防控工作。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