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律对放弃遗产继承的规定是怎样的?

我家里老人去世后留下了一笔遗产,兄弟姐妹几个想商量着放弃继承,让其中一人继承。但我们不太清楚法律上对于放弃遗产继承有哪些规定,不知道该怎么做才符合法律要求,想了解下具体的规定内容。
展开 view-more
  • #遗产继承
  • #放弃继承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遗产继承是指将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法转移给他人所有的法律制度。而放弃遗产继承则是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作出不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意思表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这一规定明确了放弃继承的时间和形式要求。 从时间上来说,继承人必须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的意思表示。继承开始的时间是被继承人死亡时,而遗产处理则是指对遗产进行分割、分配等行为。如果在遗产处理后才表示放弃,那么这种放弃就不再具有放弃继承的效力,而可能涉及到对自己已经取得的财产的处分。 在形式方面,放弃继承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这是为了确保放弃的意思表示真实、明确,避免日后产生纠纷。书面形式可以是继承人签署的放弃继承声明书等。当然,如果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继承人确实作出了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且该意思表示是真实自愿的,也可能被法院认可。 同时,放弃继承必须是继承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如果继承人是在受胁迫、欺骗等情况下作出的放弃表示,那么这种放弃是可以被撤销的。因为法律保护继承人真实的意愿表达,不允许他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迫使继承人放弃应得的权益。 此外,继承人放弃继承后,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但如果继承人在放弃继承后又反悔,想要恢复继承权利,是否允许则要根据具体情况由人民法院来决定。一般来说,如果遗产已经处理完毕,法院通常不会轻易支持其反悔;如果遗产尚未处理,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反悔的理由是否正当等,来决定是否准许。 总之,法律对于放弃遗产继承有明确且严格的规定,继承人在决定放弃继承时,应当谨慎考虑,并按照法律要求的时间和形式作出表示,以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