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有哪些?


商业秘密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在市场竞争中起着关键作用,我国有多部法律为商业秘密提供保护。 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这部法律对商业秘密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它将商业秘密界定为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该法禁止经营者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如果有人违反这些规定,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包括罚款等。这就好比有人偷偷潜入你的仓库,拿走你的重要货物并使用,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对商业秘密保护作出了规定。刑法中设有侵犯商业秘密罪,如果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等行为,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这意味着侵犯商业秘密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严重的还会面临坐牢等刑事处罚,是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一种严厉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同样涉及商业秘密的保护。在合同编中,如果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知悉对方的商业秘密,有义务进行保密,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否则,就构成违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这就像是签订合同的时候,双方都有一个默契,对于对方透露的秘密要守口如瓶,一旦违反就要承担后果。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也关注到了商业秘密保护。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约定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的一定期限内,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这是为了防止劳动者在离职后利用原单位的商业秘密与原单位进行不正当竞争。总之,这些法律从不同角度为商业秘密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