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近亲属申请需要什么材料?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或者非政府设立的合法律所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尤其是农村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当近亲属申请法律援助时,需要提交一系列相关材料,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需要提交身份证明材料。这是为了证明申请人和受援近亲属的身份信息。申请人应提供自己的有效身份证件,比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等。同时,要提供能证明与受援近亲属关系的材料,像户口簿、出生证明、公安机关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等,以此来表明自己具有近亲属的身份,有资格为其申请法律援助。 其次,经济困难证明材料也必不可少。法律援助主要是为经济困难的人员提供帮助,所以需要证明受援近亲属或其家庭的经济状况符合法律援助的标准。常见的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包括低保证、特困人员供养证、扶贫手册等;如果没有这些证件,也可以由申请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经济困难状况证明,并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确认。 再者,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是关键。这些材料能够让法律援助机构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例如,如果是民事案件,需要提供合同、协议、借条、病历、诊断证明等与案件事实相关的证据材料;如果是刑事案件,可能需要提供拘留通知书、逮捕通知书、起诉书等法律文书。 根据《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第九条,公民申请代理、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应当如实提交下列申请材料:(一)法律援助申请表;(二)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申请代理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三)经济困难证明;(四)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申请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填写申请表;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或者代为转交申请的有关机构工作人员作书面记录。因此,近亲属在申请法律援助时,要严格按照规定准备相应材料,以确保申请流程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