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进度付款有什么法律依据?
我在一个工程项目里,现在甲方给我们的付款进度超过了合同约定的进度。我有点担心这样超进 度付款会不会有什么风险,也想了解下这种情况有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来支持或者规范,所以想咨询一下。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超进度付款指的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付款方支付款项的进度超过了合同预先约定的付款进度安排。在商业交易或者工程项目等各类合同场景中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从法律层面来看,超进度付款本身并没有直接对应的某一条具体法律条文来专门规范。不过,其相关的法律依据可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探寻。《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这表明合同是规范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依据,合同中的付款条款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如果合同中没有禁止超进度付款的相关约定,那么一方超进度付款的行为可以视为一种自愿的履行行为,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被允许的。同时,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付款方超进度付款后,接受款项的一方也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相应的义务,比如在工程项目中,施工方要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进度等要求完成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