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社会组织接受捐赠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所在的社会组织最近打算接受一批捐赠,但不太清楚接受捐赠有哪些法律依据。担心万一不按规定来,会有法律风险。想了解一下我国法律对于社会组织接受捐赠具体是怎么规定的,依据有哪些。
展开 view-more
  • #捐赠法律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社会组织接受捐赠是一个较为常见的行为,其中涉及到不少法律规定。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的法律依据。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是规范慈善组织接受捐赠行为的重要法律。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捐赠人可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赠。慈善组织接受捐赠,应当向捐赠人开具由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捐赠票据。捐赠人匿名或者放弃接受捐赠票据的,慈善组织应当做好相关记录。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也适用于社会组织接受捐赠的情况。该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选择符合其捐赠意愿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进行捐赠。公益性社会团体受赠的财产及其增值为社会公共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损毁。捐赠人有权向受赠人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受赠人应当如实答复。 此外,《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法规也对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了规范。社会组织接受捐赠后,应当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使用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如果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征得捐赠人的同意。社会组织还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捐赠的情况和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